香港地少人多,人口密集,導致本地土地供應嚴重不足,港人的居住面積亦越來越小。據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約172呎,儘管較2016年數據多6%,但仍遠低於亞洲其餘主要城市,如新加坡(約270呎)、東京(約210呎)、深圳(約300呎)。面積越小,裝修的難度可想而知會越高,要如何做到降低壓迫感的同時,又增加儲物量呢?今天,我們就向大家分享細單位的五個裝修技巧。
格局
如果想善用所有的空間,大家可以採取向上或向下發展,大程度地增加單位的可用面積。
1. 向上發展
常見的「向上發展」格局是「上床下櫃」的方式,將床格架高,下方的位置放置書枱、儲物櫃。如有其他需要,亦可將下方空間改為小型工作間,或放置鋼琴等大型物品。因此,這類型的設計,大多用於兒童房及工人房。
如果單位樓底較高的,不妨選擇興建閣樓。相比起「上床下櫃」的設計,閣樓上方的空間較為鬆動,如果作為睡房使用,除了睡床外,有時候還可加上一張梳妝台或收納櫃。除此之外,閣樓亦可作其他用途,如,閱讀區、小朋友玩耍區等,令到家中多了一個可用空間。而這類的設計,大多用於新樓的開放式單位。
但留意,興建閣樓有兩大要點:第一,由於安全及結構問題,閣樓的興建費用都較「上床下櫃」高,想設計閣樓的,要衡量一下裝修預算;第二,興建閣樓的樓底要求亦較高,單位樓底至少要有3米高,才可以做到上下方空間不過度壓迫。
2. 向下發展
如果不想每天「爬上爬落」,大家可以選擇地台設計。所謂的地台,就是將地板升高,將抬高的空間作儲物用途。通常地台的高度都不會太高,大概8至16吋(20cm-40cm),一至兩級梯級的高度,亦可根據屋主需求增加。
儘管地台增加的空間不及閣樓或「上床下櫃」多,但卻不要低估它所增加的儲物量。不少的家庭都全賴它的存在,拯救了原本雜亂的家。 除了儲物功能外,地台還有另一個常見的設計,就是升降枱,需要時升起,不用時降低,十分節省空間。在設計要求上,它對樓底的要求是以上三種設計(閣樓、上床下櫃、地台)中最低,在使用上,亦更為便利。因此,有不少家庭都選擇這個設計。
小編有嘢講:
以上三個設計,如果家中有老人、膝患腰患人士,最好就避免啦(●ˇ∀ˇ●)!
3. 開放式
如果想進一步令到空間感放大,大家可以考慮將礙眼的牆身拆除,將單位改為開放式。這類型設計大多用於廚房或睡房。沒有牆身阻隔後,空間視覺上更為寬敞,傢俬擺放亦更靈活。除此之外,沒有實牆遮掩後,單位明亮度提升,亦會在視覺上放大空間。
間房
4.半開放式/非實牆間隔
如果想維持一定私穩度的,亦可以採用半開放式。所謂的半開放式是指,以玻璃趟門、半牆或屏風等非實牆間隔,分隔區域,既能引入自然光,壓迫感亦較實牆分隔低。另外,如果大家是怕開放式廚房設計,會令到全屋充滿油煙味,亦可採用這類設計,能有效阻隔油煙。
如果想進一步提高私隱度,同時又想多一些儲物空間,就可以選擇用間牆櫃的方式作房間分隔,十分實用。
小編有嘢講:
以間牆櫃間牆的方式,隔音會較差,多人居住的單位要考慮清楚( ̄︶ ̄)↗
5. 趟門取代掩門/隱藏門
趟門需要的空間較平常的掩門少,不需要預留開門的位置,多出的空間,又可以供屋主自由使用。
小編有嘢講:
在寸金尺土的香港,任何一個小角落也不能浪費(●'◡'●)/
另外,亦可採用隱藏門的方式,即是門片與牆身的設計融合。牆身沒有被門截斷後,空間感覺會更完整,視覺得到延伸,繼而放大空間感。
總結
善用向上、向下發展的改動,增加單位可用面積;
開放式、半開放式、非實牆間隔,都能夠有效放大單位空間感;
需要間房的單位,可以趟門或隱藏門,取替普通的掩門,前者可以節省空間,後者能夠維持單位的連貫性,同樣能做到放大空間感的效果。
今次就向大家介紹了細單位格局上的五個設計技巧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下集我們會為大家帶來細單位傢俬、風格上的五個注意事項。
Comentários